从东三省到南粤,从黄土高原到青藏高原,这15个局几乎把全国东西南北中都覆盖了。
除了工程局,中国铁建还有这些“幕后功臣”在撑场面
除了上面这些“前线大军”,中国铁建还有多个重量级的技术支持单位,比如:
这些“设计院”负责项目前期规划、设计方案、结构计算、安全评估,是把蓝图变成现实的“顶层智囊”。
为什么叫“十一局”而不是“一局”?历史有渊源
你可能注意到了,为什么“十一局”起步?前面的一到十局去哪了?
这就涉及历史原因了——早期一到十局属于原“中铁工程总公司”系统,后来在中国铁路总公司、铁道部和中国中铁之间划分管理权,现在归属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(另一个建筑巨头)旗下。
而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(CRCC)则是在2007年由原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整体改制上市成立的,旗下从中铁十一局起建立自己的施工集团体系,所以现在才会看到“十一局”起步。
两家虽然“长得像”,但是完全不同的央企系统。
各局职责有啥不同?干活区域、技术强项各有特色
虽然名字相似,但每一个局都有自己的主攻方向和技术优势,比如:
十一局:综合实力强、擅长机场轨道交通,是“拳头局”之一;
十四局:地铁大拿,全国多个城市轨道线都有它的身影;
十八局:房建项目突出,是搞大楼、写字楼的能手;
二十局:电力工程技术强,在西部高原有不少施工经验;
二十五局:南方强局,参与大湾区多个基建项目建设。
十一局:综合实力强、擅长机场轨道交通,是“拳头局”之一;
十四局:地铁大拿,全国多个城市轨道线都有它的身影;
十八局:房建项目突出,是搞大楼、写字楼的能手;
二十局:电力工程技术强,在西部高原有不少施工经验;
二十五局:南方强局,参与大湾区多个基建项目建设。
这就是中国铁建厉害的地方:每一个局像一个战斗单位,各司其职又能互补协同,打出“组合拳”。
小结:想进铁建体系,了解各局才能选得准
如果你是求职者,想进入中国铁建体系,那么了解这些“局”就很重要——每个局的区域布局、发展节奏、项目类型、岗位机会都不一样。
比如你想回老家河南、湖北,那十一局、十四局是不错的选择;你在南方发展,二十四局、二十五局可能更适合。
选对局,就等于选对了平台和赛道。
一点心里话:中国铁建不是只有“修铁路”的,它撑起了中国一半的基建梦
很多人对中国铁建的认知还停留在“铺铁路、修桥梁”,但你真了解它之后,会发现:
从高铁、地铁,到高速公路、跨江大桥,从水利工程到城市更新项目……铁建人的身影遍布中国大地的每一个角落。
从高铁、地铁,到高速公路、跨江大桥,从水利工程到城市更新项目……铁建人的身影遍布中国大地的每一个角落。
中国铁建,不只是工程局的名字,它代表着一种精神、一种稳重踏实的建设力量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