阿仁
记忆深处,总有那么一个地方,承载着岁月的痕迹和温暖的人情,那便是巷口的水井。
那口井,静静地坐落在巷子的北首拐角处,宛如一位慈祥的老者,默默地守护着这条古老的街巷。井台由青石砌成,岁月的摩挲使其表面变得光滑而温润。井沿上,一道道绳索勒出的痕迹,记录着过往岁月中人们打水的频繁与辛劳。
清晨,阳光洒在巷子里,水井边便开始热闹起来。妇女们端着木盆,拿着棒槌,三三两两结伴而来。她们一边寒暄着,一边熟练地将水桶放入井中,手腕轻轻一抖,水桶便乖巧地倾倒,装满了清凉的井水。提起水桶,晶莹的水珠洒落在井台上,宛如细碎的钻石,在阳光的映照下,闪烁着迷人的光芒。
母亲挑水的时候,经常带上我,把我放在距离水井较远的地方,一颗好奇的心充盈着我的童年。
长大些了,我尝试着去打水。可一站上井沿我就有些恐惧。保险起见,我先拴好水桶,左右摆动若干下才能灌满,贴着井壁用尽全身力气才能一点点地把它拽上来。
那时我个头矮小,需要把扁担钩两头反方向挽起来,才能让桶离地。一路踉踉跄跄,到家才发现桶里只剩少许,那年我十一岁。
也是在那年,我学会了骑自行车。当时年龄小,只能在车大梁下面三角空曲腿而骑。在那个年代,全村没有几辆自行车。而我们所居住的巷子附近就有三辆。那两家的孩子和我同龄,是发小,我们结伴同行,放飞梦想。
午后,炎热的空气弥漫在整个巷子。水井便成为人们消暑的好去处。男人们会打一桶井水,直接从头浇下,那一瞬间的清凉,让人忍不住发出舒畅的呼喊。老人们则会坐在井边的树荫下,摇着蒲扇,讲述过去的故事。孩子们喜欢用井水冰镇西瓜,凉透后切开,那甜蜜的滋味至今仍留在心间。
冬天地面结冰,我挑水的时候经常滑倒,水洒一地,水桶也摔出很远,我还是爬起来继续提水,再滑倒、再爬起来……
后来,我尝试着用扁担直接打水,利用扁担的重量和惯性,既方便又省事,有时不小心也会把水桶掉入井底,再急忙跑回家找出打捞工具,围着井口一番搜寻,直至找到为止。
如今,自来水走进了千家万户,水井依然静静地立在那里。曾经热闹的打水场景不再。然而,每当我经过巷口,看到那口井,心中总会涌起一股莫名的感动。